安乡县“黄山头”名字的由来

湘鄂交界处的黄山头是怎么来的呢?关于它的来历,还有一个神话般的传说。相信这个故事对于黄山头的人并不陌生,其他地方的安乡人也许就不知道了。听安乡陆家一家访杨哥再说一遍,大概就都明白了。

2000多年前,秦始皇修筑万里李长城,从全国各地征调了无数的民夫去扶劳役。各地的民夫到了工地,日挑夜垒,垒筑长城。可是统治阶级并不关心民夫的疾苦,派了很多官员当监工,日夜督促,不让民夫有一点休息的时间。长城还没有修好,死的人就不知有多少。

有一天,观音菩萨化成一个凡间道人,手持法帚来到了人间。他听说修筑长城累死病死的民夫不计其数,尸骨都填在长城当中了。眼看还在修筑长城的民夫,一个个都是衣衫褴褛,骨瘦如柴,胡须查查,面如土色,挑着担子,疲惫不堪,走起路来像蚂蚁那样一步一步往前挪动。

观音菩萨念其民夫的苦难,就在法轴上扯下一根法丝,系在一个民夫的扁担头上。那民夫拿了扁担去挑石头,就像没有挑担子一样,走起路来快步如飞。后来,观音菩萨给每个民夫的扁担上都系了一根法丝,他们挑砖石,再也不觉得沉重了。

监工的官员发现民夫挑担时变得轻松愉快,感到很惊奇。他便化装成民夫的模样,探听到了法丝的威力,连忙赶回朝廷向秦始皇禀告。秦始皇听罢龙颜大喜,第二天下了一道圣旨,勒令百姓把扁担上的法丝解下来交给朝廷。百姓没有办法,只能奉旨交出了全部法丝。

秦始皇把法丝收拢去后,叫人编了一条鞭子。那鞭子在空中一挥,飞沙走石。秦始皇想:“有了这条神鞭,一定能赶山填海了。”于是封了一个赶山王去赶南山填北海。

赶山王到了南方,看中了一座像凤凰一样的黄山,他想赶这座山去填北海,但赶山还必须得到土地神的协助。当天他就去拜访土地神。那土地神看到了赶山王的鞭子,认出是观音菩萨的法丝编成的,觉得很是蹊跷:“观音菩萨的法丝怎么会给他编成赶山鞭,来赶这座山去填北海呢?把北海填掉,实在太可惜了。”

土地神想来想去,终于想出一条计策。于是当晚就给赶山王忙报了一个梦:“这座山上有一只凤凰在修行,快成仙了。要把这座山赶走,只能在每天天黑以后、鸡叫以前。雄鸡一叫,凤凰开始骚动,山就不能走了。”

赶山王得了土地神的梦,第二天一擦黑,他就坐在山尾赶着山腾空而起。赶山王按土地神的嘱咐赶着山走了一程又一程。土地神一边走一边想:“观音菩萨的法力只会为百姓造福,秦始皇用法力破坏山水,观音菩萨未必知道。”

一天晚上,山很快就要过洞庭湖了。土地神坐在山顶,看见长江波浪滚滚,洞庭湖水盖天,百姓受着水患的威胁。他想:“把这座山赶去填北海,不如就留在这个地方,留在这里,既对治水有力,又能让人们登上山顶,欣赏长江的气势和洞庭湖的烟波。”

他想到这些,就学雄鸡,啰啰啰地叫了几声。雄鸡一叫,山开始晃动。土地神使出定山法,山就慢慢坐落下来了。赶山王听到鸡叫,见山落在水中,跑到山顶去问土地神:“四面水天,哪里有雄鸡叫呢?”

土地神巨石回答:“这里没有雄鸡叫。”赶山王一听大发雷霆,挥动鞭子打在土地神的身上。土地神为了湖区的人能用山治水,也能登山观景,就死死地定住这座山。

赶山王虽然奉了秦始皇的圣旨,强夺了观音菩萨给予民夫的法力,但由于失去了土地神的协助,这座山终于没有赶走。洞庭湖边从此有了这座美丽的山。

起初这座山像一只凤凰,在烟波缥缈的水面上飞翔,人们就叫它金凤山。后来来往游人发现这座山不仅土石全是黄色,而且每到春夏,黄鹤在树上筑巢,黄莺在林中啼转,苦菜花迷无花,开遍山野,有的黄得似蜡,有的黄得如金。

秋冬季节,黄梅挂满树枝,黄菊开遍山岭,一年四季,整个山几乎是黄色的天下,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黄山。为了区别安徽境内的黄山,好事者们又把它叫做黄山头了。

怎么样?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黄山头的来历,还不错吧?关注杨哥听安乡故事,做懂安乡的安乡人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安乡偎麻雀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eimaque.com/news/318.html

(0)
上一篇 2025 年 2 月 6 日 下午5:00
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24 日 上午12:45

相关推荐

  • “长在红旗下”的珍贵安乡老照片

   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、常德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70年来常德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、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摄影者用镜头记录伟大的时代…

    2024 年 5 月 23 日
  • 回忆安乡县城里的各个船码头

    七十年前的安乡县城四周环水。城小,街短而窄,且到处是大大小小池塘,安乡人称之为氹(荡)儿。为方便出行,小河上自北向南建有四座木桥:五总桥、上东门桥、下东门桥、南门桥。而过往行人多,…

    2024 年 5 月 23 日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